世界共赏非遗春延安共度中国年|“我在延安过大年”活动圆满收官
市文旅局 2025-02-06

  2025年蛇年,中国迎来了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。为了进一步传播陕北民俗文化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,1月28日至2月3日,陕西卫视《你不知道的陕西》栏目精心策划并组织“我在延安过大年”活动,邀请来自全国26个省区的40个家庭与5位国际友人,共200多人齐聚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古镇,于革命圣地的新春烟火里,溯源红色精神,让南腔北调在陕北的窑洞里汇聚成温情的团圆歌谣。


  从除夕前几天开始,全国各地家庭欣然赴约。他们怀揣着对陕北新年的热切向往,满心欢喜地来到延安年味民俗体验村,迎接全国家庭大团圆的除夕。

  除夕中午,各地家庭欢聚一堂,纷纷拿出饱含家乡风土人情的特色美食摆满长桌,一场充满温情的百家宴就此开启。这不仅是美食的分享,更是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,让不同家庭跨越千里的距离,在这团圆时分,共叙情谊,感受浓浓的年味与文化的魅力。下午,大家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体验剪窗花和写对联,并将这些亲手制作的剪纸与对联贴在门窗上,让这一抹红,成为新年最动人的开场白。

  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一场独具陕北风情的年夜饭准时开席。主办方精心准备了地道的陕北年茶饭与特色小吃,为大家呈上了一场味蕾盛宴。酒足饭饱后,随着熊熊火焰的燃起,广场上的节目展演正式拉开帷幕,各家庭带来的才艺表演与当地特色节目相互交织,多元文化碰撞交融,绘就别具一格的视听盛宴。伴随着绚丽的烟花秀,夜空中瞬间绽放出五彩斑斓的光芒,点亮了阖家团圆的温馨时刻,为这个难忘的除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,成为记忆深处永不褪色的珍藏。


  大年初一清晨,延安市县两级文旅部门负责同志带着新春的美好祝愿,向远道而来的客人拜年。当一家家的门扉被叩响,不仅传递了新年的祝福,更开启了一扇扇促进文化交流的心灵之窗。中午,一场别开生面的饺子汤圆宴热闹开场,大家一同参与包饺子,并在饺子中包上硬币,吃到硬币的幸运儿,则寓意着可以收获一年的好运气。与此同时,民俗节目展演在广场精彩上演,延川县精心准备的节目与现场观众热情互动,现场气氛热烈非凡,欢声笑语此起彼伏,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。而在广场的另一边,各地的家庭兴奋地准备拍摄全家福,摄影师们用镜头捕捉下这些温馨而幸福的瞬间,将大家来延安过大年的美好回忆永远定格。在寒冷的冬日里,一顿热气腾腾的铁锅炖羊肉无疑是最温暖人心的,随着锅盖的揭开,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,让人垂涎欲滴。每一口羊肉都饱含着浓浓的年味和家的温暖,让大家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了无比的幸福。

  大年初三,喜气依旧。一大早,众人相伴前往乾坤湾。一到此处,眼前黄河奔腾的壮丽景致毫无保留地铺展开来,蜿蜒曲折的河道在岁月的长河中奔腾不息,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是大自然用千万年时光精心雕琢的杰作,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深震撼,沉醉于大自然无与伦比的魅力之中。午后,大家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路遥故居参观游览。在故居中,大家通过那些珍贵的文献、手稿和照片,体悟他对文学的执着与热爱。返程后,一场欢送仪式温馨开场,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告别,更是一场文化交融、情感凝聚的盛会。在这里,不同的方言、习俗相互碰撞、交融,展现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独特魅力。分别不是结束,而是新的开始,带着这份因春节相聚而结下的深厚情谊,我们将回到各自的生活轨道,把这段温暖的记忆化作前行的力量,奔赴未来的山海。

  这个春节,在延安,全国各地的家庭共同度过了一个丰富多彩、充满意义的蛇年春节,民俗活动里,剪纸、秧歌等传统艺术,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,传递着浓浓的年味;红色圣地中,文化遗迹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,赋予这片土地厚重的精神力量。在寻回记忆中那最纯粹、最温暖的年味的同时,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年的独特意味。

  这不仅是一场年味的盛宴,更是对延安故事的生动演绎,从热气腾腾的年茶饭,到陕北特色的秧歌表演,每一处细节都弥漫着延安独有的文化韵味。这次活动让我们从延安文化的传承中汲取养分,在新时代浪潮里,以坚定信念和不懈奋斗助力文化复兴,让民族精神在传承中熠熠生辉,也让延安故事在岁岁年年间,被更多人知晓、铭记与传扬。